imgboxbg

辽宁省示范性高中

教改教研

资讯分类
您现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》说课稿

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》说课稿

  • 分类:学科建设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1-27 10:49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物理组刘丽  各位领导、老师:  大家好!  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来听我讲课。更要感激所有物理组同事们对我课堂设计的帮助和指导。 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》。本节课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说,是中学物理“气体的性质”这一章的核心内容,是气体的几个实验定律的概括和升华;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来说,气态方程的得出过程是科学的逻辑推理训练的好素材。它反映了怎样“整理知识”,是由片面的、局部的知识上

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》说课稿

【概要描述】物理组刘丽  各位领导、老师:  大家好!  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来听我讲课。更要感激所有物理组同事们对我课堂设计的帮助和指导。 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》。本节课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说,是中学物理“气体的性质”这一章的核心内容,是气体的几个实验定律的概括和升华;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来说,气态方程的得出过程是科学的逻辑推理训练的好素材。它反映了怎样“整理知识”,是由片面的、局部的知识上

  • 分类:学科建设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11-27 10:49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物理组 刘 丽

  各位领导、老师:

  大家好!

  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来听我讲课。更要感激所有物理组同事们对我课堂设计的帮助和指导。

 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《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》。本节课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说,是中学物理“气体的性质”这一章的核心内容,是气体的几个实验定律的概括和升华;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来说,气态方程的得出过程是科学的逻辑推理训练的好素材。它反映了怎样“整理知识”,是由片面的、局部的知识上升为全面的、综合的知识的一个典型例子。现在我把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处理方式介绍如下:

  一、教学目标

  1、知识与技能:

  (1)理解“理想气体”的概念。

  (2)掌握运用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过程,熟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数学表达式,并能正确运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答有关简单问题。

  2、过程与方法

  通过推导理想气体状态方程,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  3、情感态度价值观:

  培养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的所学知识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  二、重点、难点分析

  1、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,因为它不仅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,还是中学阶段解答气体问题所遵循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。

  2、对“理想气体”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,因为这一概念对中学生来讲十分抽象,而且在本节只能从宏观现象对“理想气体”给出初步概念定义,只有到后两节从微观的气体分子动理论方面才能对“理想气体”给予进一步的论述。

  三、导学流程

  前置复习:学生复述三个实验定律的内容。并作出它们在p-v、p-t、v-t中的图象。

  新知探究:

  (一)理想气体

  1.阅读教材,观看FLASH动画,理解理想气体的定义。

  2.说明:

  ①理想气体是严格遵守所体实验定律的气体,是理想化模型,是对实际气体的科学抽象。

  ②实际气体,在哪些情况下可看作理想气体。

  ③微观模型。

  (二)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

  1.问题探究: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

  (1)提出问题: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(PA,VA,TA)变化到状态C(PC,VC,TC),那么与之间遵从的数学关系式如何?

  (2)学生设计解决方案

  2.推导过程:采用两种方法。常用方法:在教材中, 对这一内容的处理都是“二步法”。即设想一定质量的气体,先后经历两个等值变化,例如先等温、再等容,通过方程联力的方式得出结论。

  另一种方法,由学生熟知的气体实验定律,通过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,得出结论。其实这种方法学生也并非从未见过。在高一力学中,用过此法。在此再用到学生一般是容易接受的。

  3.得出结论:

  4.实践应用:

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,由状态A变为状态D,其有关数据如图所示,若状态D的压强是2×104 Pa。状态A的压强是多少?

  5.归纳总结(学生总结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的步骤)

  6.巩固训练

  某柴油机的汽缸容积为0.83×10-3m3,压缩前空气的温度为47℃,压强为0.8×105Pa。压缩过程中,活塞把空气压缩到原来体积的1/17,压强增加到4×106Pa,求此时气体的热力学温度。

  (三)课堂小结:总结本节课堂内容。

  (四)学生思考: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解决图像问题

 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。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。让学生学会“整理知识”,由局部的知识的熟知过渡为全面的、综合的知识的掌握。

  (五)能力提升:选择一些有梯度的习题加深学生对本节的理解,为下一节的习题课打下基础。

  (六)布置作业。

  以上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处理方式,能力有限,还有很多不足之处,敬请大家指导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学校地址

锦州市凌河区云飞街三段五号    邮政编码:121000
途经公交车线路:133路、6路、9路、124路

联系我们

电话:0416-3861600

E-mail:jzdegjzx@163.com

地图
手机网站
微信

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  版权所有  All Rights Reserved  辽ICP备16010271号-1  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 锦州